9月13日,在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核心舞台上,百城市长公益论坛·市长会客厅活动在服贸会3号馆精彩启幕。活动由百城市长公益论坛理事会、中关村人才协会、首都会展集团主办,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上市公司分会、北京科技服务业投融资协会联合主办,中关村人才创新书院 、SXR科技智库、致力为公科技创新中心、财联社、武汉市校友经济促进会、华夏董事长俱乐部、上市公司领袖俱乐部、京董会共同协办,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作为支持单位,即享影像为官方影像合作伙伴,由百城汇数字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承办。活动以“促进科技创新产业,建设数字友好城市”为主题,聚焦破解城市科创落地难题,推动政策实践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。
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委员、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执委会主任乔琦在欢迎辞中,以“金秋风景如画,首钢宾客如潮”勾勒盛会氛围,回顾百城论坛与服贸会同生共荣的9年历程。百城市长公益论坛 (Baicheng Mayor Public Good Forum ,简称:百城论坛,英文简写:BMPGF) 于2016“中国服贸会”期间举办并正式创办,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市长助学公益基金倡议,联合相关国家级商协会及智库机构共同发起,是一个国际化、超链接、公益型的高端城市更新平台。BMPGF百城市长公益论坛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执行委员会负责制,以“城市与产业·高质量发展”为永久主题,邀请世界逾百座顶尖国际城市市长及政、产、商、学、金及产业代表共同参与,通过政策解读、施政分享、城市推介、主题研讨、市长对话模式,促进市县长与企业家、院士专家的三方对话机制,推动未来城市发展与科创产业升级。
乔琦强调,城市发展需“顺时变通”,以科创为舵、产业为基,而“市长会客厅”正是政策与实践的“转换器”——既能将中央城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、北京“三城一区”经验转化为市县可落地路径,也能汇总“科创落地难”问题反哺政策优化。谈及城市更新,乔琦强调其绝非“拆旧建新”,而是以数字技术改造老旧管网、绿色技术更新厂区小区、创新理念盘活闲置资源,“大家所在的首钢园,就是科创赋能城市更新的最佳范本”。他还畅想未来科技趋势:镜像世界将实现物理与数字1:1孪生,AI将成为“通用实习生”释放人类创造力,生命科技普惠化、技术民主化将为县域经济注入全新活力。
(上图:致公党中央经济委委员、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执委会主任乔琦致欢迎辞,对百城市长公益论坛简史进行回顾,并对市长会客厅与百城论坛正在推动的重大项目进行简要介绍)
百城论坛联席理事长、世界数字科学院副理事长徐亭在致辞中指出,当前全球城市更新进入 “数字智能驱动” 新阶段,数字技术是串联产业升级、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的核心纽带;而城市更新已经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增长的核心战略抓手。2025年5月《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5·2意见”)首次以两办名义对城市更新作出系统部署;时隔三月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(2025年8月15日)》(以下简称“8·15意见”)再次把“城市更新”写入最高层级文件,并将其明确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“主引擎”。两大文件前后呼应,标志着中国城市工作正式进入“存量提质—高质量发展—全球治理”三位一体的新阶段。
徐亭理事长指出,今天的“市长会客厅”,就是要为百座城市搭建这样一个“数智更新、产城联动、全球对接”的平台。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再造,更是“科技+金融+产业”三元耦合的系统工程,以科技金融与投资消费深度融合来激活城市生命力,把实验室的硬科技、资本市场的耐心资本、城市发展的真实需求拧成一股绳,让每一平方米更新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。今年,SXF上袭城市更新委员会与百城市长公益论坛战略合作,重磅推出“城市更新全球百城行”项目,计划在五年内走访调研世界城市更新100个城市,在城市更新领域进行整体谋划、专业策划、合理评估,并筹备成立“城市更新战略咨询国际委员会”,设立“世界城市更新奖”,发布“全球城市更新行动白皮书”,为全球城市更新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意见以及相关策划、规划、建设方案服务。
(上图:BMPGF百城市长公益论坛联席理事长、WDTA世界数字科学院副理事长徐亭出席开幕致辞,重点介绍“城市更新战略咨询国际委员会”、“世界城市更新奖”、“全球城市更新行动白皮书”、“与领导干部谈城市更新丛书”等项目的筹备设立,为全球城市更新决策提供战略咨询意见以及相关策划、规划、建设方案服务)
活动现场,主持人还宣读了中国市长协会顾问、原驻会副会长、爱尔公益基金会创会会长陶斯亮的贺信。陶斯亮在贺信中对2025百城市长公益论坛·市长会客厅活动召开表示热烈祝贺,指出中央城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、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,科技创新是城市与产业全球竞争的关键。她结合自身深耕中国市长协会20余年的经历,肯定活动以“促进科技创新产业,建设数字友好城市”为议题的深远意义,认为其搭建跨领域对话平台,能推动形成“城市筑巢、科技赋能、企业兴业”循环。同时,她提出两点期望:一是希望论坛多下沉县一级城市,助力县域经济升级;二是呼吁大家投身公益,提及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的实践,期待以公益让数字友好城市兼具“智慧高度”与“温暖厚度”,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。
(上图:中国市长协会顾问、原驻会副会长、爱尔公益基金会创会会长陶斯亮为活动致贺信)
联合国科学与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·梅杰通过视频致辞,指出全球城市发展正面临数字转型关键机遇,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是破解城市治理与产业升级共性难题的核心工具,呼吁加强国际间数字技术交流合作。
(上图:联合国科学与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·梅杰为活动视频致辞)
国家开发银行原执行副行长高坚在致辞中强调,城市科技创新需金融活水支撑,应构建“政策 + 资本 + 产业”协同机制,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,为科创项目与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支持。
(上图:国家开发银行原执行副行长高坚为活动视频致辞)
中国致公党15届中央宣传部部长钱叶用在发言中表示,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解锁“文化铸魂、科技赋能、绿色筑基”三重密码。他指出,文化是城市根脉,如首钢园、西安古城墙般 “守正创新” 传承文脉;科技是关键纽带,乔琦带领专家开展的 “中国 RWA 产业健康发展调研”,打通文化、绿色资产与实体经济链接通道;绿色是发展底色,北京通州副中心、杭州西溪湿地等案例印证生态与产业共生。他呼吁将这三重理念融入城市规划,让城市兼具历史厚度、时代温度与绿色广度。致公党将发挥“侨”“海”优势,联动全球资源支持科创与城市融合。
(上图:中国致公党15届中央宣传部部长钱叶用在活动中致辞)
活动中,四大重磅成果与项目集中启动发布,为城市更新实践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活动现场首先启动了2026年“世界城市更新奖”评选项目,该奖项旨在表彰以创新破解老城区焕新、存量提质难题的优秀实践,计划于2026年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举办首届颁奖仪式,目前筹备委员会已走访迪拜、多哈、新加坡及国内福州、合肥等十余个城市和相关企业,为奖项评选积累实践案例。
随后,《与领导干部谈·城市更新》新书筹备编辑仪式同步启动。该书作为百城论坛系列丛书,将收录城市更新实操案例与企业参与范本,为城市提供更新路径指引、为企业明晰入局方向,预计明年服贸会期间正式出版。
(上图左为乔琦,右为徐亭)
《全球城市更新创新实践白皮书》项目也于现场启动筹备,白皮书收录国内外城市更新前沿案例,提炼跨区域可借鉴路径,搭建全球视野下的经验交流桥梁,计划2026年10月世界城市日期间在世界城市更新大会上正式发布。
(上图左为乔琦,右为徐亭)
成果发布环节,“百城论坛·县域经济委员会”宣告成立。县域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点,委员会以“汇聚百城千企”为宗旨,首批邀请50个县与企业共建,发起“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50人论坛”,已有平原县、黑山县和部分上市公司等回函。通过轮值主办、未来产业访学等形式传递义乌市场模式、昆山智造经验,助力打通服务国家战略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(上图左一为金城医药(300233)董事长赵叶青,左二为科净源(301372)董事长葛敬,左三为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中国中心主任赵永新,左四为志晟信息(832171)董事长穆志刚,左五为乔琦。右一为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荣,右二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、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副区长刘飞,右三为辽宁锦州市黑山县委副书记、县长王华,右四为徐亭,右五为中国致公党15届中央宣传部部长钱叶用)
此外,泸州市原副市长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发表以《未来产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趋势》的主题演讲。他指出,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聚焦产业优化升级(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)、新兴与未来产业培育、数字经济创新三大方向。他强调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,统筹传统产业改造、新兴产业壮大与未来产业布局,同时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、发展多元新经济形态,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为城市注入新动能。
(上图:泸州市原副市长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建翔在活动中致辞)
英国皇家工艺院终身院士、北汽福田汽车特级总师任起龙在主题演讲中表示,制造业是城市产业的 “压舱石”,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技术正重塑制造业格局,城市需围绕特色制造产业布局创新链,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、绿色方向升级,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(上图:英国皇家工艺院终身院士、北汽福田汽车特级总师任起龙在活动中致辞)
辽宁锦州市黑山县委副书记、县长王华在主题演讲《聚焦数字赋能 发展县域经济》中介绍,黑山县坐拥独特区位优势、扎实农业基础与深厚文化底蕴,明确 “两基地、两百亿、三个主导产业” 的未来产业发展布局。在数字赋能实践中,该县以智慧城市、智慧农业、智慧工业、智慧三产为核心方向,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县域产业深度融合,打造多元智慧应用场景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(上图:辽宁锦州市黑山县委副书记、县长王华在活动中致辞)
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、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副区长刘飞在活动中介绍,新会区作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,产业根基扎实,是企业发展的理想选择。目前,该区已建成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,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400亿元,集聚近500家高新技术企业;同时,新会区亦是科创引领的智创高地,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107个省级创新平台扎根于此,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(上图: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、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副区长刘飞在活动中致辞)
最后,以“科技赋能产业出海,共探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”为主题的对话环节压轴登场。中关村人才协会党支部书记、秘书长冷明主持对话,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中国中心主任赵永新,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、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副区长刘飞,志晟信息(832171)董事长穆志刚,科净源(301372)董事长葛敬,金城医药(300233)董事长赵叶青,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荣六位嘉宾,从区域治理、科技研究、企业实践等维度,围绕产业出海与城市发展深度交流。
针对“城市搭建产业出海支撑平台”的议题,刘飞副区长结合新会区作为江门首个千亿GDP强区的实践指出,需构建“政策扶持+服务保障”体系,为本地企业(尤其是新会陈皮等特色产业)打通出海渠道、统一行业标准;吴国荣董事长则以新会陈皮(国家地理标志产品)出海经验补充,强调特色产业要在借势城市平台时,守住品质与文化内核,保留核心竞争力。
谈及“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出海”,赵永新主任分析,AI、大数据正重塑出海模式,可有效解决跨境数据合规、海外市场精准调研等传统难题;穆志刚董事长结合志晟信息的服务实践提出,科技企业需兼顾“技术适配性”与“成本可控性”,开发轻量化数字服务,让中小微企业也能享受科技出海红利。
在细分赛道出海实战分享中,葛敬董事长提到科净源深耕环保科技领域,海外市场面临国际标准对接、本地化服务等挑战,需通过技术研发将中国环保方案转化为国际竞争力;赵叶青董事长以金城医药国际化布局为例,表示医药企业出海要强化合规管理与专利保护,同时以海外市场经验反哺国内产业升级,助力城市科创能力提升。
最后,全体嘉宾就“城产科协同出海生态”达成共识:政府需搭建资源对接与政策保障平台,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与趋势研判,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深耕市场,三方需打破“单打独斗”壁垒,推动区域城市、特色产业、上市企业共享出海资源,实现“1+1+1>3”的协同效应。对话尾声,嘉宾们以双手交叉握手链接仪式合影,象征各方携手推动产业出海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愿景。
(上图左一为中关村人才协会党支部书记、秘书长冷明,左二为亚洲数字经济科学院中国中心主任赵永新,左三为晟信息(832171)董事长穆志刚,左四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委常委、政府党组副书记、副区长刘飞,左五为金城医药(300233)董事长赵叶青,左六为志科净源(301372)董事长葛敬,左七江门市新会陈皮村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荣)
服贸会(前京交会),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、国际性、综合性的服务贸易平台,自2012年起每年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,是全球唯一涵盖服务贸易12大领域的综合性服务贸易交易会。2025年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